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
据中国新闻网报道,伴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,有关新能源车险涨价的现象引发关注。有车主吐槽称,“新能源车价虽然降了,却被保险公司割了‘韭菜’”。

网传,北京的一位车主称,有保险公司规定,公里数超过2万公里,就不给承保了。如果确实如此的话这将是新能汽车行业的巨大利空。据金融界证实,目前被识别用作网约车的部分车辆会出现拒保可能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报道说,一位车险从业人员也表示,上海地区新能源车一年跑2万公里以上,车险就“拒保不可申诉”,车联网会显示“报价失败”。

保险公司为什么这么傻呢?有生意不做?为什么要设置障碍呢?

事实上,这事保险公司也很冤枉,他们也因为新能源汽车赔付率过高而叫苦不迭。

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赔付率过高?这里面有三个重要问题。

一方面是汽车本身的问题,相比燃油车,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和技术更加复杂,维修和保养成本与难度更大。如电池故障、充电故障、自燃责任等风险多发,也增加了车辆的出险几率。

另一方面,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率不高,只有6%左右,相关维修、定损等环节的成本,还无法拥有像传统燃油车那样的规模化效益。

另外,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太快,车商良莠不齐,有的车辆质量问题突出。

去年有专家说,现在汽车行业走错了,做新能源车我不反对,但是不应该由完全不懂车的家伙去做,完全靠资本去驱动一个行业,这是非常危险的。

他说,事实上他们是做不好车的,不要说发动机,底盘也做不好,制动也做不好,变速也做不好。

这些话虽然有些极端,但也反映了部分人对新能源汽车质量问题的担忧。

当然了,任何一个行业刚刚起步,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。我们过去很多行业,甚至包括衣服鞋子这样的低端产业,都出过质量问题。

但是,我们不能因噎废食,有问题就不做了,翻越障碍也是行业成长的必经过程。

当然我们也应该清楚,汽车跟其他产业有很大的不同,它事关人的生命安全,一出事就不是小事情,车商要有更多的责任心和更多敬畏之心。保险公司也应担起应尽的义务。

内容分享:
【腾讯云】ElasticSearch新用户特惠,快速实现日志分析、应用搜索,首购低至4折
Top